【行政區劃】
1958 年 5 月 5 日,淮北煤礦籌備處成立。
1960 年 4 月 6 日,中共安徽省委下發《關于濉溪市機構設置問題的批復》,同意建立濉溪市。市人民委員會與濉溪縣人民委員會合署辦公。
1961 年 1 月,將濉溪縣北端的方頂大隊和渠溝大隊劃歸濉溪市管轄;6 月 17 日,成立濉溪市郊區,轄相山、杜集、高岳 3 個公社。
1961 年 12 月 15 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 114 次會議通過《國務院關于恢復安徽省濉溪等 17 個縣和撤銷蕭碭等 7 個縣的決定》,恢復濉溪縣,以濉溪市的部分行政區域為濉溪縣的行政區域。
1964 年 4 月 27 日,市郊區撤銷。
1965 年,濉溪縣的任圩公社和烈山公社之二郎廟、楊莊、洪莊、烈山、黃橋、吳山口大隊劃歸濉溪市管轄。
1971 年 1 月,恢復市郊區,同時成立相山區。
1976 年,將蕭縣郭莊公社的官莊、任莊、任土樓、李洼、孫莊 6 個大隊 90 個生產隊劃歸淮北市管轄。
1977 年 2 月 22 日,宿縣地區所轄濉溪縣劃歸淮北市管轄。
1980 年 5 月 8 日,設立烈山區、杜集區。
1981 年 4 月 21 日,將蕭縣的北山、竇莊、錢樓、坡里、朔里 5 個整建制公社和毛莊、牛眠、吳莊、丁里 4 個公社的 16 個大隊、1 個生產隊劃歸淮北礦務局領導,實行以礦帶社體制。
1983 年 6 月 22 日,撤銷以礦帶社體制,將北山、竇莊、錢樓、坡里、朔里、孟莊、毛莊、牛眠、高岳 9 個公社劃歸郊區。
1984 年 3 月 27 日,郊區撤銷,將其所屬相山、蔬菜、任圩 3 個鄉劃歸相山區;烈山鄉和新增設的青龍山鎮劃歸烈山區;杜集鄉和原礦務局代管的高岳、朔里、毛莊、竇莊、北山、牛眠、坡里、錢樓、孟莊 9 個鄉劃歸杜集區?;幢笔兴煨纬墒休犎齾^一縣的區劃格局。
1992 年 1—4 月,實行撤區并鄉,將濉溪縣土樓鄉劃歸相山區管轄,濉溪縣宋疃鄉劃入烈山區,設宋疃鎮,杜集區孟莊鄉全部及牛眠鄉部分劃還蕭縣管轄,撤銷濉溪 9個區公所,全市共設 23 個鎮,10 個鄉。
2004 年 8 月 20 日,撤銷濉溪縣馬橋鄉、白沙鄉、任集鎮,分別并入新蔡鎮、五溝鎮和南坪鎮。將新蔡鎮劃入烈山區,將濉溪縣濉溪鎮的慶相橋居委會、虎山北路居委會(鐵路以北)劃入相山區三堤口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6 年 3 月,鄉鎮行政區劃進行調整,調整后全市下轄 18 個鄉鎮、14 個街道辦事處。2012 年 12 月,撤銷濉溪縣四鋪鄉,設立四鋪鎮。
截至 2019 年年底,淮北市轄一縣三區,有 18 個鎮、14 個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