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總理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新華社 發布時間:2023-03-14 08:36 字號: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大會發言人王超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

記者會開始時,李強說,很高興今天能夠與各位媒體朋友在這里見面交流,首先要感謝大家為報道這次中國兩會付出的辛勞。李強表示,我們衷心感謝黨和人民的信任,也深知肩負的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一定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廣大人民,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勇毅前行、廉潔奉公、鞠躬盡瘁、不辱使命。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大會發言人王超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首先向您和四位副總理履新表示祝賀。新一屆政府任期的未來五年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來說是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國內外非常關注新一屆政府的工作。新一屆政府的施政目標是什么?有哪些工作重點?將會怎樣開展工作?

李強:謝謝你的祝賀,謝謝大家對新一屆政府工作的關心。

去年十月份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對我們國家今后五年和更長時間的發展作了全面的戰略部署,大家比較關心的重大問題都能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找到清晰的答案。

新一屆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好、落實好,把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施工圖,與全國人民一道,一步一個腳印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今后工作中,有這么幾個方面是我們要重點把握的:

第一是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說到底,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宗旨就是為民造福。習近平總書記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蔽覀內魏螘r候都必須始終牢記人民政府前面的“人民”這兩個字,扎扎實實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陀^地講,絕大部分老百姓不會天天盯著看GDP增長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業、收入、教育、就醫、生態環境等身邊具體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貼近老百姓的實際感受去謀劃、推進,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為。

第二是集中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次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特別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但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任何一個總量指標,分攤到14億多的人口基數上,人均水平都比較有限?,F在,我們的發展更多地只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視解決“好不好”的問題,特別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等??偟膩碚f,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三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我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還是要“吃改革飯、走開放路”。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深化改革開放中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大會發言人王超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記者:今年是中國疫情過峰后的第一年,很多人預期經濟將在短期內反彈,中國準備采取怎樣的措施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中國經濟在今年及接下來的五年將面臨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未來五年中國計劃采取什么樣的政策來支持可持續、高質量增長?近幾年中國在應對債務、資本無序擴張等系統性風險方面的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強:這位記者朋友很會抓機會,我記了一下,你一口氣提了4個問題、涉及6方面內容。時間關系,我只能擇要作些回答。

今年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不容樂觀,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比較多,如何穩增長對世界各國都是一個考驗。今年,中國經濟預期增長目標定為5%左右,這是我們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確定的。當然,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突破120萬億元,基數很高,加上今年的新挑戰不少,要實現5%左右的增長,并不輕松,需要倍加努力。

有關具體政策措施,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作了全面部署,基本取向是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穩,重點是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進,關鍵是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步。具體來講,我想要特別做好幾件事,或者說要打好這么幾套組合拳:一是宏觀政策的組合拳,二是擴大需求的組合拳,三是改革創新的組合拳,四是防范化解風險的組合拳。這些組合拳,都是有其具體內涵的,有的還會根據實踐的需要不斷充實、調整和完善。

剛才,這位記者朋友問到了有利和不利因素問題。中國發展確實有很多優勢條件,比如,市場規模巨大,產業體系完備,人力資源豐富,發展基礎厚實等,更重要的是制度優勢顯著。說到困難,大家都有困難,今年我們的困難也不會少,但是,大家想一想,哪個時候、哪一年沒有困難呢?我們從來都是在克服困難中不斷實現新發展的。我們這一代中國人從小聽得最多的故事就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等,都很勵志,講的都是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于斗爭、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中國人不會被任何困難所壓倒。

從最近兩個多月情況看,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企穩回升態勢,一些國際組織也調高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我想用8個字來概括,就是“長風破浪,未來可期”。對此,我充滿信心。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大會發言人王超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這是李強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

香港鳳凰衛視、鳳凰網記者:這幾年,香港實現了由亂到治的根本性轉折。香港穩定下來了,發展問題又擺在了眼前。隨著世界政經局勢和環境的變化,有評論認為現在港澳的競爭力弱化了。請問,您如何看待港澳未來的發展前景?中央政府下一步還會有哪些措施支持港澳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實現更好的發展?

李強:中央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發揮香港、澳門的優勢和特點?;貧w以來,在國家的支持下,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得到了鞏固和提高,澳門作為旅游休閑中心享譽世界。

近年來,受各種因素影響,香港、澳門經濟發展遇到一些困難,但這是暫時的困難、發展中的困難。中央政府將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力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全力支持香港、澳門提高國際競爭力。有祖國作堅強后盾、有“一國兩制”的制度保障,香港、澳門的地位和作用只會加強、不會削弱。香港、澳門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大會發言人王超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您早年當過溫州市委書記,溫州市以及您后來任職的浙江、江蘇以及上海都是中國民營經濟非常發達的地方,您對民營經濟有很深的了解。請問您認為中國還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提振民企的信心、支持民企的發展?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需要補齊?

李強:大家一定都已關注到,這次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全國政協委員時,就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了深刻闡述,引起熱烈反響。廣大民營企業家深受鼓舞、深受激勵,都很振奮。

我長期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工作,經常有機會與民營企業家交流,對他們發展中的期盼和顧慮還是比較了解的。在這里,我主要想表達這么幾層意思:

第一,“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是長久之策,過去沒有變,以后更不會變。確實,去年有段時間,社會上有一些不正確的議論,使一些民營企業家內心感到憂慮。其實在發展民營經濟這個問題上,黨中央的方針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確的。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作了強調。對此,我們是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的。

第二,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我們將在新起點上大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企業,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從發展空間看,中國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需求,還有很多新領域新賽道有待開拓,都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民營經濟一定是大有可為的。

第三,時代呼喚廣大民營企業家譜寫新的創業史。這也是我特別想說的一點。經濟發展有其客觀規律,也依賴客觀條件,但更需要很強的主觀能動性。希望民營企業家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堅定信心再出發。說到這里,我不由想起當年江浙等地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鄉鎮企業時創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雖然現在創業的模式、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當時那樣一種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創業精神,是永遠需要的。我們各級領導干部要真誠關心、服務民營企業,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帶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創業者、尊重企業家的良好氛圍。我相信,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廣大民營企業家一定能譜寫出更加輝煌的創業史。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大會發言人王超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澎湃新聞記者:網民對于一些民生熱點問題高度關注。今年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請問政府將采取哪些措施穩就業呢?去年中國出現了多年未有的人口負增長,這是否意味著人口紅利即將消失?今年會不會出臺延遲退休政策?

李強:我很愿意回應網民的關切,一有時間我也會上網,看看網民關注什么,有什么好的意見建議。

剛才,你實際上提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業問題。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最根本的一條,還是要靠發展經濟。具體工作中,我們將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進一步加大就業服務、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舉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今年高校畢業生預計1158萬,從就業看,有一定壓力;但從發展看,注入的是蓬勃的活力。我們將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幫助年輕人通過勞動和奮斗,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第二個問題,人口負增長問題。我國人口增長由正轉負,有人擔心人口紅利會不會就此消失。我看沒那么簡單。人口紅利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國有近9億勞動力,每年新增勞動力都超過1500萬,人力資源豐富仍然是中國的突出優勢。更重要的是,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梢哉f,我們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當然,我們對人口增減可能帶來的問題還要作深入的分析研判,積極應對。

至于延遲退休政策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充分論證,在適當時候穩妥推出。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大會發言人王超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烏茲別克斯坦人民言論報記者:國際上有些人質疑,相比于其他國家,中國在防疫上實施了兩年多的嚴控,是否確有必要?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新一波疫情,中國作了哪些準備?

李強:疫情三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同心抗疫,現在已經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三年多來,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防控,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在病毒致病力較強的階段,我們果斷實施“乙類甲管”,有效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疫苗和藥物研制、疫苗接種普及等爭取了寶貴時間。隨著病毒致病力減弱和我國防治能力提高,我們對防控措施作了一系列優化調整,適時進行了轉段,實施了“乙類乙管”。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的大國,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實現了疫情防控平穩轉段,較快恢復了經濟社會正常秩序,是很了不起的。實踐證明,我國疫情防控的各項策略措施是完全正確的,防控成效是巨大的。

人類與病毒的斗爭是一個長期歷史過程。當前新冠疫情傳播的風險仍然存在,我們將及時研判,做好預測預警,并制定完善不同情景下的疫情應對預案,不斷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疫苗和藥物的研發,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和協調,共同維護人類健康福祉。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大會發言人王超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新華社記者 高潔 攝

臺灣聯合報記者:大陸方面表示,將始終關愛、尊重、造福臺灣同胞。隨著大陸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和優化,兩岸民眾都希望能夠盡快全面恢復兩岸的正常交流和往來。請問大陸方面在推動兩岸經濟文化合作交流以及人員往來方面有何規劃?

李強:兩岸同胞是一家人,血濃于水,打斷骨頭連著筋。我們將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要讓更多臺胞、臺企來大陸,不僅愿意來,而且能融得進,有好的發展。

當前,早日實現兩岸同胞正常往來,恢復各領域常態合作,是大家的共同期望,需要共同努力。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大會發言人王超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

人民日報記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請問本屆政府在推進鄉村振興上有哪些考慮?對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有哪些舉措?

李強: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現在還有近5億人常住在農村。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不全面的。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農業強國、做好“三農”工作、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全面部署。當前我們就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

就鄉村振興來講,下一步在具體工作中,我感到要突出三個關鍵詞:一是全面。不光是發展經濟,而是要全面彰顯鄉村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二是特色。中國地域遼闊,“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風貌,保護和傳承好地域文化、鄉土文化,不能千村一面。三是改革。要通過深化農村改革來促進鄉村振興,廣大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必須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要讓他們積極參與改革,并更好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剛才你還提到糧食安全問題。我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超過1.3萬億斤,總體上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們將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不斷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我這里特別想跟農民朋友們說句話:政府所有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只增不減,鼓勵大家多種糧,確保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大會發言人王超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中阿衛視記者:當前,地緣政治摩擦和去全球化加劇,中美關系緊張對立,雖然中國一直強調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但外資外企依然難以安心經營,有的開始考慮撤離。請問,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會有變化嗎?您如何看待當前的中美關系及其改善前景?

李強: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改革開放發展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從我掌握的情況看,絕大多數外資企業依然看好在華發展前景,去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890多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比三年前增加了近500億美元。這說明,中國依然是全球投資高地。

對外開放是我們的基本國策,無論外部形勢怎么變,我們都將堅定不移向前推進。我這里特別想說一說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共享發展機遇的重大舉措,已連續舉辦5屆,即使在疫情之下也沒有中斷,去年有127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家企業參展。進博會的舉辦充分說明,開放的中國大市場是各國企業發展的大機遇。

今年,我們還將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環境會越來越好、服務會越來越優。開放的中國歡迎大家來投資興業。

有關中美關系的具體問題,秦剛外長在前幾天的記者會上已經作了闡述,我不再多作重復。當前重要的是,把習近平主席同拜登總統去年11月份會晤時達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識,轉化為實際政策和具體行動。

我知道,這幾年在美國國內有些人在炒作兩國“脫鉤”的論調,有時還很熱,但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從這種炒作中受益。據中方統計,去年,中美貿易額近76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中美兩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從對方的發展中受益。我去年大部分時間是在上海工作,接觸了不少包括美資在內的外企高管,他們都告訴我看好上海、看好中國,希望從合作中實現共贏。這些都表明,中美可以合作、也應該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為。圍堵、打壓對誰都沒有好處。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應大會發言人王超的邀請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新華社記者 高潔 攝

新華社記者:新一屆政府面臨著艱巨繁重的任務,各方面也寄予很高的期許,這對于政府的履職能力、工作作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請問新一屆政府在加強自身建設方面有哪些考慮?

李強:確實,如你所說,新的使命任務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打算,以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轉變職能、提升效能、改進作風。突出抓四件事:

一是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最近黨中央已提出明確要求,國務院要帶頭認真抓好落實。我長期在地方工作,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我們要推動各級干部多到一線去,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向人民群眾學習,真正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長期在大機關工作的年輕同志,要深入基層、心入基層,更多地接地氣。

二是扎實推進依法行政。政府工作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進行,所有行政行為都要于法有據。要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提高創造性執行能力。各級政府部門和公務人員,都要有服務意識、發展意識,特別是在履行審批、管理職能時,不能光踩剎車、不踩油門;不能盡設路障、不設路標;凡事要多作“應不應該辦”的價值判斷,不能簡單地只作“可不可以辦”的技術判斷。要堅決反對一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真正做有創造力的執行者。

四是堅決守住廉潔底線。我們將始終以嚴的標準、嚴的措施抓好廉潔政府建設,對一切腐敗行為一定要零容忍。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員都要自覺接受監督,真正做到忠誠、干凈、擔當。

記者會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歷時約80分鐘,參加采訪的中外記者約500人。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熱點新聞